评论
分享

“潜伏”中国数十年,这些“伪国货”悄悄赚了几百亿

财经小天后

2021-05-16 15:00

29250 0 0

许多人现在都高喊着支持国货的口号,手机不买苹果买华为,汽车不买日产不买德系,而要买国产。于是,有许多品牌就抓住了这样的爱国心理,打着国民品牌、民族品牌的旗号去攻占市场,在中国混得家喻户晓,甚至隐藏了20多年,赚了个盆满钵满。

双汇、南孚电池、大宝、娃哈哈等都是这样的品牌,而其中最最让人意外的,当属联合利华旗下的“中华牙膏”了。

起初,中华牙膏确实是一个中国品牌,1954年由上海牙膏厂创立,一直稳居中国牙膏市场的第一位。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高露洁等国际品牌进入中国,给中华牙膏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于是,1994年,上海牙膏厂便把该品牌永久租给了欧洲企业联合利华,所以,从那时开始,中华牙膏便不再是一个完完整整的国民品牌了。有许多人或许已经买了20多年的中华牙膏,也认为自己一直在“支持国货”,但其实早就在给外企掏钱了。

成立于1994的中国厨具顶级品牌之一苏泊尔也早就变成了地地道道的法国品牌。2004年成功上市之后,苏泊尔曾试图扩大海外市场,但收效甚微,于是出售苏泊尔的想法开始在创始人苏增福的脑海中显现。2007年,法国SEB集团正式以100亿的价格收购了这家公司,到2016年,创始人在苏泊尔的持股比例不足0.01%。而今天,苏泊尔已成为了厨具、小家电等600多个系列产品的巨头,是中国最大的厨具制造商之一,截至到2020年3月底,苏泊尔市值已达571.17亿元,SEB集团当年的投资也获得了400亿的回报。

另外,陪伴中国人民30多年,被打上了“国家品牌计划”标签的食用油品牌金龙鱼也是个地地道道的外来者,它的背后是一家新加坡企业,由“亚洲糖王”郭鹤年控制。上世纪80年代,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不久,作为生活必需品的食用油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郭鹤年便在上海投资了“嘉里粮油”公司,想要借此开辟中国市场。那时,“有出息”的表现不是升职加薪,也不是开上了什么样的汽车,而是逢年过节的时候能带回来两桶单位发的油。金龙鱼就通过降价的打法和单位“福利油”的营销手段赢得了中国人的喜爱,一跃成为了中国的“国民品牌”。

世界是一个地球村,在全球化的脚步下,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在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同时,许许多多的外国企业也希望进入中国分羹。银鹭、大宝、哈尔滨啤酒,起着中国名的或许是个洋品牌,但最终能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买单的,一定有好品质。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