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特稿哥李万卿
闲话历史,麻辣生活,凡人真事
3月15日晚,女辅警许艳的父亲发声了。
他说,女儿并非敲诈,是那些公职人员“欺负”“玩弄”他的女儿。
他还说,“犯错误的是他们,不能把屎盆子全部扣我女儿一个人头上。”
女辅警的父亲将女儿视作受害者,跟司法层面的“加害与受害”定性完全相反,这也在情理之中。
许父说的未必就是事实与真理,毕竟他是许艳的父亲,肯定会预设立场。
“亲亲相隐”,父亲自然会站在女儿一边。
许艳父亲的发声,透露如下信息:
1,许艳出身草根家庭,许父靠打工为生,一天挣一百七八十元;母亲有心脏病,一个月吃药要花费六七百元;许艳上学的钱,都是父亲借的。
2,许父不了解女儿的私人生活,她平时在城里,每周末回家一次。父母平时催她找个对象,她不让管她的事。
3,许父没看到女儿花钱大手大脚,也没有用过她的钱。
4,许艳在灌云县城有一套房产,买房子的时候,父母给了她二十六七万元,其中六七万是父母向亲戚朋友借的,现在还没有还清债务。
5,案发之后,许父才知道女儿的“丑事”。
6,开庭的时候,家属都没有去。一审辩护律师说,不让去。
7,对一审的判决结果,心里不平衡。“如果真的要罚,房子是不是会被查封?买房款里有我们夫妻给女儿的二十六七万元,这个钱到时候是不是得先划给我们?”
网民们为什么如此同情女辅警?正是因为女辅警出身寒微,那些所谓“受害人”,都是局长、所长、校长、院长组成的基层权势阶层。
他们一个个都成了“受害人”,女辅警则成了敲诈勒索者,实在是颠覆现实社会的认知。
女辅警初入职时还不到20岁,连在编的警察都不是,更符合人们想像的傻白甜,而所长局长们都是她“长辈”,长期浸淫官场,个个老谋深算。
这,究竟是王八蛋们潜规则了女辅警,还是女辅警缠上了王八蛋?
许父有几句话,点中了穴位:
“他们都是公职人员,他们不该欺负我女儿。他们给我女儿的钱,是自愿给的青春损失费,怎么能说是敲诈呢?如果说我女儿敲诈,为什么他们当时不报警?他们有人就是警察。”
“我女儿没有从他们口袋里掏钱、抢钱。作为公职人员,他们欺负我女儿、玩弄我女儿,犯错误的他们是,不能把屎盆子全部扣到我女儿一个人头上。”
不错,女辅警没从他们口袋掏钱抢钱,有的钱是他们愿意给的,怎么就成了敲诈?
这话说得很有水平,是不是背后有“高人”点拨?
许父透露最有料的信息是:
1,大约2019年3月,海州分局副局长刘某兵拿着他女儿的手机,给她母亲打过电话。刘某兵在电话里讲了他和女儿的事情,说她怀孕了;他承诺,会和他老婆离婚,和她(女辅警)结婚。
但他说话不算数,耍了女儿,女儿和他分手,天天去闹,还寻过短见。
2,女儿被拘留前,跟父母说,刘某兵出事了,相关部门要她去配合调查。她告诉父母,刘局长给了她50万元,她要去把这个钱退回去。
上述两点如果属实,就意味着掺杂了很多情感纠纷;男方主动给钱的情节,涉案金额中至少有一部分不是敲诈,而是感情赔偿,应属于民事纠纷范畴。
也许,在这几个王八蛋心里,女下属就应该白玩。女辅警胆敢挑战这一潜规则,岂不是天下大乱、官不聊生?
当然,具体情况还得看证据、看事实、看二审裁判。
惟愿,能够不枉不纵,公平审理。
加罚五百万
重判十三年
覆盆有奇冤
可怜老父母
终日泪涟涟
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