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或者学习中的懒惰一般可以靠意志力控制,但要是眼睛“偷懒”可不好自我控制了。什么?人懒便算了,眼睛也会偷懒?
弱视,又称为懒惰眼(lazy eye),指的是眼睛以及视觉系统没引致视力下降的疾病,但矫正视力仍低于正常。对于儿童弱视,医治要及时,否则过了年龄比较难治了。
弱视比近视更可怕,戴眼镜也难看清楚
大家平时听近视、远视比较多,对于弱视却知之甚少。实际上,弱视是一种比近视还可怕的眼病。要知道,近视一般可以通过配镜矫正,戴上眼镜能清晰视物;但弱视眼却不能通过常规的配镜进行矫正,即使戴上眼镜也无法矫正到正常视力。
为什么弱视没办法戴镜矫正呢?这不得不提到人类的视力发育过程。婴儿在刚出生的时候,虽然眼睛的外观看起来跟成人差不多,但视力却比较弱。正常情况下,随着眼球的发育,大概到4-5岁时,视力一般可以达到成人正常人1.0或以上的视力。(但实际筛测儿童的视力时,需要考虑其合作度以评估视力检测结果的安稳程度)
在视力发育的过程中,如果光线进入眼球并在视网膜上聚焦的过程中受到干扰,那么我们的大脑接收不到正常的视觉刺激,进而造成视力发育障碍,形成弱视。
为什么偏偏我家孩子被弱视“盯上”?
有的家长以为孩子是近视,于是带孩子上医院配眼镜,却被诊断为弱视。家长们有点想不明白了:好端端地,我家孩子怎么弱视了呢?一般来说,造成弱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种:
1、屈光不正性弱视:在视力发育过程中,如果双眼都有高度远视、近视或者散光,看东西看不清楚,大脑收不到清晰的影像刺激,会影像视觉的发育,而形成弱视。所以说,儿童屈光不正应及时矫正。
2、斜视性弱视:斜视患者如果没及时医治,那么患者在看东西时,双眼的视线无法同时落在要看的目标上,因而看东西时可能会产生复视和视觉混淆,斜视眼的视觉发育会被抑制,形成弱视眼。
3、屈光参差性弱视:两眼的屈光度数差异过大,视物目标在两眼所成的影像大小不一致,视力较差的那只眼睛成像大而模糊会受到大脑的抑制,久而久之会产生弱视。
4、形觉剥夺性弱视:如果在婴幼儿时期,由于患有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遮盖瞳孔、视网膜玻璃体病变或角膜白斑等疾病使得光线不能正常进入眼内,便会使得视网膜无法接受到正常的光刺激,导致正处发育阶段的大脑视觉中枢刺激不足,产生弱视。
弱视医治要趁早,超过12岁难治
针对弱视的医治,关键在于及早发现。由于12岁之后,视觉发育基本完善,超过这个年龄,视力提高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甚至可能导致一生视力低下。西宁爱尔眼科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马晓梅建议,弱视患儿在3-6岁应及时接受医治;7-12岁医治也有机会提高视力。
西宁爱尔眼科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马晓梅在为弱视患者医治前,会先对患者做一个详细的眼科检查,以确定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弱视,再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医治:
如果是屈光不正导致的弱视,需要佩戴眼镜矫正屈光不正的情况,戴上眼镜看得清楚了,视力自然能够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