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槽值
每逢炎炎夏日,年轻人便按捺不住躁动的减肥心思。
在众多瘦身操、减脂视频的夹缝中,一些减肥捷径异军突起——
比如,号称自带减脂效果、帮你快速燃烧卡路里的暴汗服。
可这么多人青睐的暴汗服,穿上真的能帮你减肥吗?
火得离谱的暴汗服
不管是小红书、抖音,还是京东、淘宝,甚至电梯里,都有铺天盖地的各式暴汗服广告,其中不乏月销几千的爆款。
暴汗服的价格一般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
有些明星代言的网红品牌,可以卖到499、699、799元一件;一些小厂家和店铺,标价三四十元的也有。
在某网红品牌的暴汗服宣传图中,商家描述其产品采用了「热控银科技,远红外升温」的技术。
有的厂商还借助「医学常识」说明,体温每上升一度,基础代谢就增加12%-13%,因此它能帮助人体排除多余盐分,消除水肿。
每一个迫切盼望在夏天瘦出精致身材的年轻人,都难免被这些诱人的效果轻松俘获。
于是,为了追求性价比最高的减肥方式,不少人抱着试试也无妨的心态,全款拿下人生第一套暴汗服。
还真如愿以偿感受到了暴汗的效果。
穿上它运动,出汗量直接加倍,因此成为了一些网友的健身标配。
说实话,暴汗服「衣如其名」,穿了真的能让你暴汗。
但穿着穿着,人们却发现它有些不舒服:
使用者褒贬不一的评价,让被宣传得神乎其神的暴汗服,又增添了不少讨论热度。
人们对它「是否真的能减肥」的疑惑也增多了。
暴汗服真的能减肥吗
暴汗服,又称桑拿服、发汗控体服。
听上去不明觉厉,实际上,它的原理很简单:主要是利用防水材料等不透气的衣服材质,增加人体运动时的排汗量。
简单概括,就是捂汗,因为它就像一件密封的雨衣。
减掉的体重,就是身体排出的水分的重量。
暴汗服最初是为需要减重的运动选手设计的工具。
它可以通过短时间脱水减重的方式,帮助拳击、举重等项目的运动员快速达到目标体重,来满足参赛要求。
也就是说,暴汗服确实能实现快速减重的效果。
但是,减重与减肥,并不能划等号。
运动员的短时间内减重,仅仅是让身体脱水。
但是我们说的减肥,本质上是指减脂。
而减脂的原理,是在体内形成能量负平衡的状态,让消耗的能量大于摄入的能量。
但是暴汗服的暴汗,既没有增加身体消耗的能量,也没有减少摄入的能量,无法造成热量缺口。
你减掉的只是体内的水分,而不是脂肪本身,喝两口水立马就补回来了。
也许有人会问:但是我穿暴汗服运动确实会多出汗,不就意味着脂肪在加速燃烧吗?
很遗憾,排汗量与燃脂效果之间并没有必然关系。
研究表明,在脂肪分解的产物中,高达84%是二氧化碳,经由肺部被呼出体外;只有少量才是水分。
所以在很多人认知中,出汗多就意味着减肥效果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而一些商家所宣传的「纳米银涂层黑科技」概念,其实是指衣服内侧有一层保温层。
听起来是一个高级概念的它,也早已应用于我们日常的保温壶、保温杯、保温袋中……
实际上,在短时间内大量排汗,不仅达不到健身减肥效果,反而容易产生脱水等一系列副作用。
西安体育学院运动与健康科学学院教授苟波曾表示:
短时间内出汗超过人体重量的6%,则会对中枢神经造成损害,让人出现头晕、幻觉;超过8%,就有可能造成死亡。
有人在教练的指导下,穿着暴汗服跳健身操,跳了半小时突然心悸,胸闷,最终晕倒。
有人穿着做有氧运动,刚上跑步机5分钟就低血糖发作。
除了引发脱水晕厥,在运动时长时间穿着暴汗服,还会影响皮肤呼吸,导致皮肤变糙、肤质变差。
为了减肥各出奇招,大可不必
减肥魔法越多,踩坑的几率仿佛也就越大。
比如曾一度被推崇的保鲜膜束身法,教人用保鲜膜裹住身体减肥。
其实它的原理跟暴汗服一样,也是让你暂时地排出身体的水分,可以说是无效减肥。
又比如,号称「全身涂抹即可瘦身」的纤体霜、瘦身膏,其实大部分只含有一些普通的护肤成分和植物提取物,使得皮肤表面暂时脱水。
用久了,里面的成分还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引起发炎症状。
减肥药,多是含有泻药成分,最后肥没减成,只苦了肠胃,带来一波又一波难以消除的后患。
而那些风靡一时的震动减肥带和震动减脂仪,在了解了减肥的原理后,也发现当年只是被收了智商税而已。
长期使用,还可能因高频震动,对人体的肌肉、骨骼、甚至内脏造成不良影响。
最后的结果,既瘦不了身,也获得不了健康。
或许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好好思考减肥的意义。
盲目追求瘦、对身材过度严苛,最终都会因为想走捷径而落入「交智商税」的陷阱里。
如果想要减肥,不妨给自己多一些耐心,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找到健康且舒适的平衡点。
在守住健康的同时,享受汗水与多巴胺带来的快乐。
记住,管住嘴、迈开腿,这六字箴言,永远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