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评论
分享

[原创] 全屋智能潮水中,创米的「单品」哲学

产业家 楼主
2022-05-17 20:06 20354
举报 收藏本帖

全屋智能潮水中,创米的「单品」哲学


在一众正在跑步全屋智能深水区的玩家之中,成立8年的创米始终保持着它独特的节奏感,于一个个单品爆品中稳步前进,到全屋智能的浩瀚旅程中愈发厚重,也更愈发亮眼。

作者|柴鱼

出品|产业家


即使成立8年,成功做出过智能摄像头、智能门铃等多款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创米掌门人李建新最难忘的,还是2020年那场推出小白智慧门H1的发布会。


直到现在他都能回忆起,那天小白智慧门发布会上,智能家居行业代理商有半壁江山都慕名而来,并给出了彼时最高的业内评价。


第一代小白智慧门响亮地打响了行业第一枪,它被视作行业内的超级新物种,搅动了整个智能家居市场,颠覆了传统门业。行业和市场对产品的价值认可,直接体现在了消费侧,截至去年底,智慧门H1的销量已经突破2万扇,销售额破亿元大关。


过去创米被赋予爆款制造机的头衔,随着智慧门的推出,创米又被贴上颠覆者的标签,而当一家企业已经领跑在前,是选择守功自喜还是持续冲刺?


创米选择了后者,在颠覆中创新,又在创新中升级。于是500天后,创米又带着升级后的杀手锏——小白智慧门BLADE STAR系列再度登上舞台。


一、看见一扇“特殊”的门


从4月14日10点在小米有品启动众筹,截止5月12日10点众筹结束,28天时间,小白智慧门Blade Star卖出了449万元的成绩,用数据再次印证了自己是一匹名副其实的黑马事实。


获得这个亮眼成绩实际上并不容易。早在研发调试阶段第二代智慧门就已经进入了李建新的办公室,因为在一款本就具备颠覆性的爆品(小白智慧门H1)身上去做升级,是一件尤其困难的事,难点在于产品升级时对边界的控制。


这也是产品经理圈一直一直盛行的说法,即边界控制比产品创新更重要。产品不是一个袋子,什么都能往里装,这个边界感在于,新东西加少了产品会失去迭代的必要,可新东西加得太多反而又显得产品画蛇添足、舍本逐末。


对于创米而言,立足最根本最细枝末节的用户和行业需求,是做产品和做产品升级的设计驱动。


回到做小白智慧门H1之初,李建新发现近些年热火朝天智能家居行业,诺大的一个场子,几乎所有产品都在智能化,比如门锁,比如音响,比如马桶,可唯独门是一个的例外。


而这种被忽略背后,隐藏着每个中国成千上户家庭在智能化浪潮中对门的痛点,例如门中镶嵌的智能单品普遍都有续航时间短的短板,再例如,不同智能单品间系统联动复杂且颜值不一,不但将所谓的智能操作复杂化,还拉低了整扇门的颜值。


如同方太茅忠群所说,不是随随便便把几个功能组合在一起,产品就会有价值会收获消费者青睐,而是应当在充分研究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把某些单品或软硬件,以合理的方式集成到一起。于是基于上述痛点,创米花了15个月时间探索出一款集成方案,即小白智慧门H1。


集智能门锁、智能猫眼、智能摄像机、智能门铃、门禁对讲以及传统门于一体,一键解决入户场景中目前所面临的一切痛点。足够安全,足够智能,且颜值足够高。


在H1的基础上,创米又接着投入500天的调研、研究、研发以及测试,推出了供电系统、软件系统以及安防系数被进一步加强的小白智慧门BLADE STAR。


在续航能力上,即使整个小区断电,用户依然能开50次门;在安防层面,小白智慧门BLADE STAR将防火防盗一并兼容进门体结构中,其新增的3D人脸识别功能有3万个3D扫描点,是目前智能锁最安全最高效的解锁方式,给足了消费者看得见的安全感。


同时,这些扫描点细致到了,做到0.3-1米距离内身高1.2-2.2米的人脸识别,而这个微小的数据意味着,处于科技边缘化的老人与小孩,也能轻松使用。


全屋智能潮水中,创米的「单品」哲学


这一次,创米还将内外双屏幕的概念落地应用到了智慧门BLADE STAR。外屏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有人来访能可视对家,看护家门,守护安全感;内屏嵌入米家APP,能控动上千款米家智能设备,是全屋智能控制中心,进门的一瞬间,全屋的声、光、电等设备都能自动完成预设指令。


过去,做全屋智能最困扰的问题就是每款智能单品之间关联度不高,单品之间的互联网体验不流畅,单品设备间联动的兼容性也不够,而小白智慧门BLADE STAR的设计敲开了真正意义上的全屋智能大门,内外双屏,一端能连接消费者,另一端能联动房子里的米家成千上万单品,做到真正的全屋智能。


知易行难,技术是产品需要攻克的最大难关。而研发人员比例超过70%,且擅长AI机器视觉技术、AIoT软硬件研发是创米的底气与资本,技术底蕴浓厚的创米在智慧门研发中,仅通电220伏转为12伏技术就有5项发明专利。


技术赋予智慧门独有的附加价值,第一代产品智慧门H1有28项专利,新款智慧门BLADE STAR拥有近50项专利技术,单在硬核科技的使用数量中,就提升了近3倍。


这种科技价值赋予了创米产品上的领先与竞争力,一个可以看见的事实是,从做出第一代到如今发布第二代,长达近两年时间,无论是传统门业还是智能家居领域,至今市面上也没有其他玩家能做出相似的产品。


二、从「单品」到全屋智能


但更深一层的观察是,小白智慧门不仅是单品,其更是一个全屋智能趋势的推动器。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面向全屋智能的智能家居企业一般采用的是线下经销商的模式,基于线下场景的体验让客户和市场接受全屋智能的解决方案,在推进市场教育的同时完成企业的产品销售。


这种模式是正确的,尽管移动互联网与新媒体兴起,可智能家居行业本就重在体验与服务,这是互联网无法颠覆的线下价值所在。但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包括5G时代到来以后,这个模式并没有获得非常强的正向反馈。


全屋智能的普及率依然不高,消费者对全屋智能的认可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根据CSHIA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全屋智能家居落地套数大约30-50万套,仅占据新开发楼盘的1%。


根本原因在于,智能家居企业线下经销商的全屋智能解决方案里,并没有一款能够为其带来强利润的产品,没有这种产品的加持,线下经销商的重模式就很难有足够高的回报,而没有回报,连活下去都难,更不用提市场教育。


即使再强的销售,也需要一款高单价且具有绝对竞争力产品的加持,才能发挥效应。产品能为销售提供基础,为服务提供底线,如果只是销售强而产品不行,那么最多只会延长线下经销商的死亡时间,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资源浪费。


在今天,全屋智能是大潮流,市场及行业不约而同有一个共识是,智能家居的尽头是全屋智能,这是巨头们的新竞技场,也是热门的创业赛道,单是去年国内就诞生了16万家智能家居初创公司。换言之,在全屋智能潮水缓缓而来的当下,从商业的层面而言,身置其中的企业需要一个更强有力的发展抓手。


从当下来看,小白智慧门恰是这个绝佳的抓手。


一方面,相关数据机构曾做过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智能化家庭抱有期待的用户中,仅有3.5%的用户实际使用过全屋智能品牌的服务,大部分用户仅停留在初步了解阶段。消费者对全屋智能认知低的原因,是许多智能产品体验仅限于单个产品本身,将多个单品连接又极其繁琐复杂,若购买全套成本又太高,动辄10万打底。


而小白智慧门本身作为一个足够集成、足够智能的单品,其可以作为经销商全屋智能方案的一个强大卖点,帮助企业完成对市场和用户的教育。


另一方面,它可以为经销商带来足够大的商业价值。


在2020年推出小白智慧门H1的时候,创米就启动了全屋智能新零售体系小白慧家,内部代号211计划,目标在3-5年内完成200家面积超过100平米的旗舰店、1000家面积在40-100平米的专卖店和1000家40平米左右的授权店。


全屋智能潮水中,创米的「单品」哲学


一个可以明显感知的数据是,截止去年年中,小白慧家完成了覆盖北京、上海、辽宁、广东等地30家门店的落地。几乎所有线下经销商加盟店里,智慧门的销量都是第一,比如在上海店,智慧门与其他的门放在一起卖,销售数据比例达到8:2。


而已经开出的这些店中,大部分门店都早已实现盈利。


一个行业如果想要实现更为可持续性的发展,身置其中的企业就必须要找到能持续存活、发展下去的抓手,尤其是硬件赛道。创米在2019年营收就突破了10亿大关,且每年保持着30-50%的增速,企业能赚钱会赚钱代表着其自身商业模式的可行度,带动生态链下游一起赚钱,才意味着一个行业可持续及健康模式的跑通。


这是对经销商的负责,也是对行业的负责。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全屋智能赛道缺乏这样一个像小白智慧门这样的强单品品类的底层支撑,以致于阻碍了全屋智能向消费侧的渗透。


而伴随着创米线下布局全国开花以及小白智慧门在智能家居线下经销商的大卖,这扇门身上所带的全屋智能解决方案也将走进全家万户,大力加速市场教育的同时,推动行业向前迈步。


单品爆品等称谓不足以装下小白智慧门的价值,更准确地说,它已经成为全屋智能潮水的强推动器。


三、创米,另走一条路


在小白智慧门背后,创米更需要被重估。


在过去的多年时间里,相较于同赛道的其他企业,创米的风格是以“坚持”为座右铭而低调地“爆发”一个个爆品,如摄像头、智慧门等等。这种低调背后,是创米用一种死磕精神去做产品。


2016年,创米的第一款爆品小白智能摄像机,取得淘宝双11网络摄像机产品类目下全网的销量总冠军的成绩,而这个谣言成绩背后是比普通摄像机高出一倍时间长达14个月的研发,仅仅为了外观达到极致经历的27次单个组建的修模调整,以及不计回报地投入——仅初始模具开发费就超过了60万。


包括两代小白智慧门的研发及投入,单是研发第一代时解决供电问题,在门内将220V转9V2A直流电,创米就花了485天。


不为了智能而去智能,不为了炫技而去做技术,这是创米创始人李建新和企业的风格,更本质的说法是,创米一直沿袭着自身制定的战略轨迹,在每一个布局上、走的每一步都有自己的独特思考和考量,足够有前瞻性,也足够专注。


比如对智能音箱业务的果断舍弃。2015年亚马逊推出一款名为Echo的智能硬件,在短短两年时间销量突破千万,这款硬件成为国内智能音箱发展的开端,李建新也带着创米进入这个市场,一口气开了三个模具,甚至为了将智能音箱做到极致,他区别于其他人将主板和mic板分布于两块板子,创新地做到了一块板子上。


产品发布后,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一年卖掉500万台,可当销量与口碑齐飞的时候,创米内部却果断停掉了智能音箱这个项目,就连之前开好的模具都被直接砍掉。因为李建新意识到,智能音箱的底层逻辑是需要优质内容,内容对应着昂贵的版权购买,而对于当时的创米而言,既没有内容生产能力,也没有版权购买能力,更没有如同BAT等互联网巨头一样强大的云和AI引擎。


果断舍弃智能音箱业务,对于创米而言,并不意味着失败,反而让创米能腾出手,打造下一个产品。


再比如对售后工作的重视。近十年智能家居市场几乎没有一家智能家居厂商会重视自身的售后服务,售后是一项公认的累活,且吃力不讨好,但与其他生态链公司是小米做售后不同,从成立之初创米就把售后的活,揽在自己手里。


在李建新看来,这是一项双赢的场。售后的A面,创米了解自己所做产品的核心,能迅速响应客户所提出的问题并给出最佳解决方案,建立起品牌在用户端的专业心智;售后的B面,通过与客户沟通问题,反过来更好地指导创米去做细节的改善,推出更完美的产品设计。


尽管要投入很多精力,但创米仍然坚持做这件事情,到现在为止,创米依然每个产品线每天都有售后沟通的报表。


而由最早的小白智能摄像机到今天的小白智慧门背后,是李建新早在2016年就制定下的“单品爆品——场景叠加——全屋智能”路线


当小白智能摄像机成为爆品以后,创米成功跻身小米首批生态链亿元俱乐部成员,可爆品同样具有两面性。一面是爆品能让企业实现聚焦,让公司成功生存,可另一面是容易迷固化创业者的心智。基于对爆品现象的理性认知,李建新当年就定下这个路线,并一直朝着这条路线的方向前进。


全屋智能潮水中,创米的「单品」哲学


智能摄像机、智能门锁、智能门铃、智能猫眼等都是过去创米做出的爆款单品,而到了小白智慧门,人们才忽然意识到,创米下了好大一盘棋,每个落子在当时看着不够宏观,可到了最后结合起来,便成了全屋智能的入口:开门回家后,自动开启回家模式;离家后,自动开启离家模式——由一扇门,开启全屋智能,真正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的智能家居生活。


创米不是跟风者,而是成为了造风者,直到现在市场上也没有像小白智慧门这样的智能门单品,其中的“不惧断电”软硬件全面一体化依然领跑市场。


从线上到线下,从单品到智慧门,创米已然通过一步一步的单品构建出了一整套完整的全屋智能方案,目前,创米在上海已经在为当地某个高端小区中的别墅提供全套解决方案。


在采访中李建新说:“这个项目是由我们承接下来,交由我们经销商去做,在这一全屋智能解决方案中,我们的智慧门是我们最好的大杀器。”


四、尾声


脚踏实地的布局中,创米的产业价值也在不断被外界认可。


2021年,创米与尚品牵手达成前装市场的合作,这不仅是智能与家装两个行业融合的创新模版,也是前装市场对于创米产品的高度认同与青睐。


而在单品层面,由于产品的突出与技术研发,创米也参与到和国家相关部门一起制定相关智能防火门、防盗门等标准的行动当中。


前不久,创米还获得了“2021消费者信赖十大家居品牌”称号,要知道,这份榜单里与其并列的是包括日立、创维等在内的老牌选手,以及传统大家电厂商海尔旗下的三翼鸟,甚至包括跨界而来的互联网科技巨头华为。


这份称号背后的位置份量,不可谓不重。


一个共识是,伴随着云计算、5G和AIOT底层技术的打通,智能家居的智能化属性和联动属性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全屋智能正在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市场的边界正在被迅速打开。


根据《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预测,今后五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的复合增长率为21.4%,到2025年将接近5.4亿部,其中,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将成为市场增长的重要引擎。


而在这样的万亿级市场中,在一众正在跑步全屋智能深水区的玩家之中,成立8年的创米始终保持着它独特的节奏感,于一个个单品爆品中稳步前进,到全屋智能的浩瀚旅程中愈发厚重,也更愈发亮眼。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帖子看完了,快捷扫码分享一下吧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