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迎来谢幕,短短十几天,相信大家都收获不少感动。
机哥跟大家一起追冬奥,不仅关注奥运健儿们在赛场上的表现,还对他们在网上展示出的冬奥日常很感兴趣。
来自不同地方的运动员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冬奥,其中小视频是比较常见的,真·火出全世界。
世界人民都关注的一样东西是什么呢,嘿嘿,当然是美食。
最先出圈的冬奥日常,就是好吃的。
美国传奇滑雪名将肖恩·怀特泪洒赛场,本来有点emo,但回头看他晒的奥运村美食,就被治愈到。
肖恩发的糖醋排骨、宫保鸡丁,都是老外眼里典型的中餐了。
荷兰美女运动员倒是发现更地道的中国美食,麻辣烫。
她吃得可真香啊,机哥有种在看吃播的错觉。
后来,这名荷兰运动员收到志愿者们送给她的一幅画,上面就是她在吃麻辣烫的场景。
太暖心啦。。
另外,这次冬奥比较出圈的食品,居然有桃子汁和牛油果口味的雪糕。
特别是桃子汁,好多运动员vlog都出现它的身影,看得机哥都想马上喝。
爱沙尼亚队小姐姐发现,有免费提供的食品,包括肯德基和必胜客。
仔细看,肯德基还专门搞了「冠军套餐」,这不比疯狂星期四带劲?
衣食住行全方位保障,除了美食,冬奥村住处也是很多运动员晒的地方。
宽敞明亮,分起居室和卧室等等,比很多酒店都好。
运动员宿舍里的小物件,是有巧思在的。
最出圈的莫过于美国运动员小姐姐晒出的,冰墩墩抱枕,拆开后能变成毯子。
国外运动员被我们的巧思惊到了。
加拿大花滑小姐姐很满意宿舍里床的设计,因为可以遥控,调整床的高低还有按摩等等。
宿舍条件那么好,去年那届夏奥会,被拿出来无情嘲笑。
运动员们的眼睛是雪亮的。
在宿舍里,运动员们秀了一回「入乡随俗」。
美国运动员说,要在房间里加上风水元素。
转而镜头展示他们贴了几张画在门上。其实这些画背后也是暖心故事,都是小孩子们画的,送给每位运动员当纪念品。
孩子心中的奥运,没什么比这更能代表「一起向未来」的口号了。
当然,本次冬奥送给运动员们的纪念品,远远不止以上说的。
芬兰运动员晒出的版本挺全,我们来康康都有啥。
里面最吸引机哥的,还是电子产品,多数来自三星。
其中折叠手机有奥运定制版,机身有奥运logo。
是谁眼馋了?原来是我!
运动员们自己还会去买更多纪念品,比如熊猫头罩、老虎和舞狮公仔等等。
更有收集狂魔疯狂集邮,将许多冬奥特制徽章收入囊中。
看到这,不知大家有没有跟机哥一样的感受:在我国参加奥运会,真是安全感满满,什么物资保障都有,吃的喝的纪念的,实在太丰富啦。
比物质上安全感更动人的,是奥运村的人情味。在许多选手的vlog中,都有志愿者们可爱的身影。
有位牙买加选手大半夜失眠,想去参加个派对,于是出门问志愿者,哪里能玩呢?
这种时候,语言不通,翻译App再上一分。
志愿者们告诉牙买加选手,村里不提供酒哦。。
虽然牙买加选手没开成派对,但他真是把气氛拿捏住了,跟志愿者们现场开始舞动。
现场太欢乐了吧~
有些运动员在编辑视频这块是有一手的,看到志愿者们开车巡逻、消杀怪酷的,这位运动员配上《星球大战》的主题曲。
还附文说,在冬奥村醒来,觉得自己活在电影里。
有镜头感的运动员不止他一个,那位在比赛时吃豆包的马其他运动员,经常给网友分享经历。
这不,她又发视频说,今天村里太冷,一出门自己头发都冻硬了。
加拿大滑雪小姐姐同样在头发问题上分享了趣事,她在冬奥村体验了剪发服务。
结果,本来想剪短一点点,被Tony老师剪掉了「亿点点」。
Tony老师成功刷新了妹子对理发长度的定义,她专门发了条短视频来检验学习成果。
机哥看完他们的vlog突然醒悟:很多运动员身上,都有些喜剧人精神在的。
有好多略带沙雕的小视频,都出自运动员们的分享。有位叫西蒙的选手,测核酸之后,一定要写自己的中文名。
结果照葫芦画瓢瞄了好一会儿才写完,像极了学外语的我们。
认证了,是一生要强的西蒙同学。
美国运动员们是这次沙雕小剧场的重量级选手,他们发了好多放飞自我的小视频。
机哥看评论区说,跟美国人当过同学,他们气氛确实就这样,期末考之前还在嗨。
尬舞USA,每天笑嘿嘿。
不过在机哥心中,十个美国队整活视频,都抵不过一个瑞士选手Nicolas的整活视频。
这老哥来参加奥运会的经历一波三折,先是来到后确诊隔离,在隔离期间就开始整活,隔离完毕后,没想到他继续加大力度。
最后一波,直接穿着老虎服装,在队友身上开始滑雪。。
经过老哥多个整活视频,他被中国网友亲切成为「瑞士张国伟」,就跟跳高选手国伟一样会整活,
有突出搞笑的个人,也有互相幽默的代表队。
各国代表队之间的小斗嘴,也是嗑瓜子看奥运的环节。
前几天不是在下雪吗,澳大利亚运动员拍下冬奥村工作人员扫雪的画面。
因为都是橙色衣服,跟荷兰队撞衫,澳大利亚运动员就调侃他们,后来英国队员也加入。
荷兰队可不是吃素的,他们发动态回击说:“啊对对对,队服至少比蓝精灵好看。”
哈哈哈,怼的就是英国队造型。。
不过在开玩笑后,真有运动员帮忙在冬奥村扫雪。
可能真如拍摄者所说,运动员们把这里当成家一样爱护了。
那肯定啦,奥运村建设得这么好,像家一样温暖。
难怪有些运动员回去后,已经计划着下次再来了。
害,运动员们怀念在冬奥的奋斗之旅,是人之常情。才刚结束,机哥作为小观众,也开始想念冬奥的气氛了。
还是要感谢各种社交媒体,运动员们在上面发各种接地气的日常,让冬奥离我们更近。
不说了,机哥去吃个韭菜盒子,回味下这届精彩绝伦的冬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