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晚睡
好的婚姻让人变成孩子,坏的婚姻让人变成疯子。
不管夫妻还是情人,一段感情中只要有一个人爱做这3个“动作”,那这段关系早晚破裂。
01
时常抱怨
曾国藩曾说:“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
一个人如果经常抱怨、牢骚,那么人生的路一定很难走。
抱怨老天,老天不答允;抱怨别人,别人不服气。
怨天尤人,却从不反思自己,这样的人迟早会迎来失败。
罗振宇说:“不要轻易抱怨,因为一旦抱怨,就等于是给自己贴上了无能的标签。”
只有无能的水手才会责怪海风,只有无能的裁缝才会抱怨客户的体型。
一个人一旦习惯抱怨,就意味着他永远失去了改正自己的机会。
任何婚姻都是神为我们量身定做的,别以为别人的配偶挺好的,其实你们要换一下,你根本就受不了。
有时我们会把自己另一半的缺点放大,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语言是把双刃剑。好的语言会带给别人温暖,伤人的语言比矛戟刺人还要痛。
尤其是夫妻之间,好好说话,多一份欣赏,少一些抱怨,才能经营好自己家庭。
居里夫人在一次生日的时候,收到了丈夫送的一件名贵大衣。而当时,一个实验正因为缺乏经费而停止。
居里夫人虽然很感动,但也生气,她希望丈夫能把钱用在重要的地方。
于是,她压制怒气,对丈夫说道:“亲爱的,谢谢你的礼物,我很感动。但我想说,我们的幸福不是只能体现在物质上,只要我们永远一起生活,一起扶持远比任何贵重的礼物都更珍贵。”
正是因为居里夫人没有一开口就指责,抱怨丈夫,反而婉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巧妙的避免了一场争吵,也促进里夫妻间的感情。
现在生活中的很多女人都喜欢抱怨丈夫,以为抱怨几句没什么大不了,却不知,抱怨就像毒药,一旦沾染,不仅自己很难脱身,也会影响和伴侣的关系,影响家庭。
幸福的人不抱怨,抱怨的人不幸福。
聪明的女人,从不嫌弃和抱怨丈夫,因为她们知道抱怨毫无意义,只会给自己添堵,还会带给家庭负能量。
聪明的女人,都懂得如何好好说话,默默支持和鼓励另一半,让另一半更有动力。
婚姻幸福的重要法则,是保持对彼此的欣赏,夫妻之间无论结婚多久,都不要抱怨,不要嫌弃。
一个不抱怨的女人,才会让丈夫爱之入骨,让家庭和睦兴旺,才会成为真正的赢家。
02
爱争对错
杨绛在《我们仨》里也讲过她和钱钟书的一件小事,因为一个法文的读音,他们在出国的轮船上争到面红耳赤。
“我说他的口音带乡音,他不服,说了许多伤感情的话。我也尽力伤他。
然后我请同船一位能说英语的法国人公断。
结果,我对,他错。
我虽然赢了,却觉得无趣,不开心。”
赢了道理,却输了感情,这种傻事,可能每对夫妻都做过。
回过头来想一想,其实都是无足轻重的小事,可是不知为何,就是较真了,一定要争个输赢。
然而赢了又如何?从此两个人不敢轻易给信任,亲密感也在一次次的消磨里,荡然无存。
不指责,不争对错,好像已经成了我们之间的默契。
充分信任和亲密,这就是结婚越久越觉得幸福的原因吧。
03
喜欢攀比
《我的前半生》中,涅槃重生后的罗子君,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只要你心中满足,不必与别人的标准对比。”
生活累,一半源于生存,一半源于攀比。人生在世,每个人的道路都不一样,不必亦步亦趋照着别人的样子活。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金说:“自我价值感是你对自己形成的一种内在信念,它深刻地影响着你对事物的感受、认识,以及你的行为”。
有人每天都感到很幸福;有人则对万事万物都失去兴趣;
有人失败之后会重新开始;有人还没有尝试就陷入绝望之中……而决定这一切的正是人的自我价值感。
梭罗说:“一个人怎么看待自己,决定了此人的命运,指向了他的归宿。”
自我价值感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的存在感和幸福指数,也决定了他喜欢攀比的程度。
如果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比较脆弱,那么,他对外界认知度的需求就比较强烈。
也就是说,他迫切需要外界的认可才能获得存在感。
从这个角度来看,喜欢攀比的人都是自我价值感较低的人,对自己不满意的人,也是欠缺存在感的人。
相反,那些自我价值感比较牢固的人,对外界认知度的需求则相对较少,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价值深信不疑,本身就能感知到自己的存在,不喜欢攀比,也不容易被外界的言论所撼动。
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有一个人喜欢攀比,那便是互赠枷锁,相互内耗,相互折磨,让人痛苦不堪。
幸福这东西,最害怕攀比。
不要随意跟别人攀比,因为幸福越攀比越廉价。 不艳羡别人,不攀比生活,才能安然自在,自得其乐。
只有这样,才能成就一段美好的婚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越过越幸福甜蜜。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