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好好住
这两年,夫妻/情侣分房睡,已经不算啥新鲜事了。
上次和大家聊起这个(👉戳这里看原文),我们还专门发起了一场投票,出乎意料的是,有 63% 的人都举手支持。
的确,再亲密的两个人,也需要留有独立空间,那些分开睡的爱人,不见得是感情不好,或许就单纯想睡个好觉罢了。
今天这对屋主就是典型的例子,女主人颈椎不好,睡眠质量糟糕,丈夫一翻身、一打呼,准会把她吵醒,实在没法睡在一起。
既要保证两个人分房睡的需求,又得避免「夫妻变室友」的尴尬。怎么平衡?先从改造房子做起。
拆墙就算了,
砌个「盒子」是图啥?
原户型建筑面积 110㎡,使用面积只有 80㎡。
虽然是两居室,但因为衣物、摄影器材太占地方,其中一间卧室,一直被夫妻俩当做衣帽间+仓库来用。这次改造之前,男主人一直是睡在客厅。
改造前
好好住认证设计师@里白 仔细分析了房子结构,除了外墙、两个阳台的墙垛是承重结构,其余墙体均是非承重墙,能拆,就有了更大的改造空间。
改造后
①原客厅改成餐厅,餐厨开放式一体;
②客厅被移到南向阳台的位置;
③餐客之间置入了一组方盒子功能模块,盒子正面内设地台作为男主卧室,背面增加步入式衣帽间;
④原来的衣帽间改成女主卧室;
⑤卫生间隔出一部分面积,设置办公区,与主卧之间用玻璃联动门分隔。
别的还好说,费半天劲拆了墙,为啥又要安个「盒子」空间进去?仔细一看才明白:它的存在,才是这次改造的核心。
👉 滑动查看「盒子」在空间中的关系
首先,这里是男主人的睡眠空间。
他喜欢睡前看电视,「盒子」就刚好在客厅旁边,一侧半开放,一侧是彩色玻璃砖墙,保持着和主卧之间的连续性和亲密感。
其次,为入户区域,创造了一条有仪式感的走廊。
「盒子」的置入,联动周围的空间发生变化。长走廊的存在,成功消解了客厅的「傻大」,细细品味,就会为这种空间节奏感着迷。
第三,加上衣帽间和展示柜,功能更丰富。
衣帽间就在男主人的小卧室旁边,拱形门的两侧,分别展示着俩人收藏的宝贝。
最后,睡觉以外的功能,才让它成为客厅的核心。
侧面有矮书柜,方便随手阅读。男主人擅长吉他,女主人则是专业的大提琴手,床边的地台,就是他们的家庭音乐厅。
一条复古连廊
把家变成博物馆
为了阻隔灰尘,设计师把玄关单独隔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落尘区。两道入户门,也能有效防止猫主子跑出去。
铺设花砖,与木地板拼接,减少擦灰难度。右侧安装了通顶鞋柜,左侧则是换鞋沙发、衣帽挂钩。
推开里面这扇黑色双开门,才是真正进入了家的空间。
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因为「盒子」空间的置入,这里形成了一条长走廊。
就算刚走没几步,也不难看出屋主对英式古典风格的情有独钟。
疫情之前,他们每年都会去英国待一阵子,现在很怀恋苏格兰的阴天,很想再去格拉斯哥看看那些宏伟的建筑文化遗产。
好在设计师用他的方式,替他们圆了这个梦:2.5m 的层高没什么优势,为了实现英式建筑那种大气恢宏的古典感,就补充了一些装饰元素。
简洁的顶角线用于视觉拉高;欧式PU线组合的门头替代普通房门;公共区域的所有墙面,都用了黑色的石膏腰线。
突出的门头、橱窗内侧的灯条,让走廊形成了一种优美的光影感。
灵感自格拉斯哥大学的长廊 👉滑动可查看
走廊,一直被人诟病为「空间浪费」,恨不能避而远之。
但事实上,只要用的巧妙,走廊能带给你的美感和体验,绝对是无法替代的。(👉详解中国式走廊如何破局)
设计师不希望走廊只是个交通通道,所以在设计衣帽间模块时,特意在拱门边留了两个凹墙。
衣帽间的拱形门,红色天鹅绒帘有很强的戏剧感。
以英式橱窗为灵感,嵌入壁柜,用来陈列屋主二人的收藏。
作为资深哈迷,女主人的柜子全是哈利波特系列的珍藏;男主人则是满满的摄影器材。
空间不大,却放下了两个人的小小世界。一人一边,正如他们的关系一样,有种恰到好处的默契。
红黄蓝三色餐厨
吃饭够有仪式感
餐厨在走廊左侧,整体色调围绕着红黄蓝三原色,红色蓝色偏深,用黄色提亮,整个空间不至于昏暗。
餐厅的位置靠窗且采光很好,这扇窗原本更宽些,设计师将其分成了两段,另外一小段隔给了衣帽间补光。
屋主希望窗户可以像英国老房子一样,挂一半的布帘,最后选择了罗马帘,布料介于帆布与亚麻之间,虚掩下能透出舒服的光晕。
因为屋主二人都是电视重度爱好者,所以在餐厅也装了电视。
延续着英式古典的风格,颜值爆表,用餐时的仪式感直接拉满。
女主人在家时,会花很大一部分时间在厨房和衣帽区,她想要纯开放式厨房,不要岛台。
在打通墙体后,发现中间有根上下水主管,设计师就借势改成了一个红色罗马柱包立管,与旁边的小花砖巧妙呼应。
女主人颈椎不好,做饭不能过于低头。所以厨房在美观的基础上,也考虑女主人的身高,适度抬高了灶台。
小卧室功能多元
打造家庭音乐厅
客厅在走廊右侧,南向。
男主人睡觉很怕光,客厅窗帘选择了遮光很好的红色天鹅绒帘+白色纱帘,遮光度可以灵活调整。
为了留住这绝美景致,特意换了窗,拆不掉的墙垛包上了黑色垭口增加纵深感,垭口的窗花细节复古别致。
沙发背景墙直接沿用了蓝色护墙板,与黄色沙发、红色窗帘,呼应三原色。
茶几是男主人自己用摄影三脚架改装的,毫无违和感。
在设计小卧室之前,男主人也提出了自己的诉求:床要 1.5m 就够了,如果有可能,希望旁边留出 1㎡ 左右弹吉他的空间,放置吉他架和谱架。
根据他的想法,设计师在床边设置了地台,平时可以在上面玩音乐,地台下面是储物空间,放置了男主人的摄影灯和一些其他装备。
地台侧面靠床头的位置还预留插座,方便睡前给手机充电。
睡眠舱整体色调深沉,与彩绘玻璃砖相呼应。墙面偏砖红,地台偏紫红色,搭配钴蓝色书架,营造静谧的氛围。
大卧室留给女主人
休息办公两不误
因为夫妻俩平时是分房睡,女主人希望书房功能设计在她的卧室中,保证俩人的生活动线有更多交叉。
硬装改造时,设计师缩小了相邻的卫生间,给主卧让出了一定空间,以原卫生间管道为界,设立了二人位的办公区。
书房不大,为了不显拥挤,石膏天花安装了镜面吊顶;主卧与书房之间还有一个四联玻璃双开门,平时打开门,卧室和书房就变得非常大。
关上门,女主人在主卧玩手机,男主在书房办公,各忙各的,互不打扰,却也能彼此陪伴。
主卧每一件家具都是中古的孤品,淘来的实木雕花床和床头柜风格很相似。
用黑色 PU 线在壁纸上装饰,搭配全铜的花朵壁灯,优雅迷人。为了保障睡眠质量,门后还加装了帘子。
改小后的卫生间
开门就梦回百老汇
选择压缩卫生间的面积,除了要在主卧增加办公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打扫卫生更方便。
做了干湿分离,两人使用大小刚刚好。
盥洗台的入口就在玄关旁边,进门右转就能洗手。
还是熟悉的红黄蓝色调,光线偏暗,一圈堪比专业化妆间的 Led 灯泡,方便女主人在这梳妆。
洗手台对面就是步入式衣帽间,动线方便,从外面回来灰尘不少,直接换好衣服再进客厅。
湿区空间很紧凑,洗衣区与淋浴区并排而立,淋浴房门采用了内开的轨道折叠门,避免开门影响马桶使用。
在这对小夫妻身上,我看到了爱人之间,一种极其舒服的相处模式。
对于对方的爱好、习惯和自我,都保持着最大程度的尊重:为了女主人的睡眠质量,俩人默契选择分房;却也给了男主人睡前观影、看书弹吉他的空间。
虽然分房睡,但男主人的卧室是开放式,女主人的卧室也加入了给对方的书房空间。就像两人的收藏品,左右对称地摆放在连廊上那样,他们各自占据着家里的一个部分,却也享受着美好的共处时光。
彼此独立,却又不可分离,两人之间的满满爱意,也全都藏在家的细节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