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家游报(yuyanjiayoubao)原创
作者 | 红黑之间
“哈利波特怎么无缘无故又发图书馆票了?感觉没好事。”
这几天,《哈利波特:魔法觉醒》制作组的日子并不好过。一个游戏近景拍摄的功能,让玩家们发现了女性魔法师遭受咒术攻击时会出现不雅表情。尤其是进行冰霜攻击的时候,表情与霜冻效果更是令诸多女性玩家感到不适。
面对玩家的质疑,网易两次对于此事进行了回应。然而在两次声明中,网易一再强调表情问题是游戏的一个穿模BUG,并要求玩家不要过度解读。
这样的回应显然无法令玩家满意。许多技术大牛都发文分析建模出现BUG究竟是否会形成这种表情。还有玩家调侃,“育碧游戏《刺客信条》BUG穿模之后,角色脸都没有了,牙齿和舌头也不会出现如此表情,可见网易的技术还是技高一筹”。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玩家扒出了过往《哈利波特:魔法觉醒》中令女性不适的部分,包括具有色情意味的社团、不雅ID以及跳舞时无处安放的手臂。
最终,舆论的发酵让事态不断扩大,也让大量玩家的怒火越烧越旺,并直接把这次事件冲上微博热搜。
作为一款女性用户比例达到44.8%的游戏,《哈利波特:魔法觉醒》的这次“表情门”危机,原本有多个环节可以避免。即使在事件发生后,也有多次本应直面玩家提出问题并真诚道歉,遏制事态进一步严重的机会。
可惜的是,网易游戏内部监察的缺失与傲慢的危机公关,让《哈利波特:魔法觉醒》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近景拍摄引发表情风波,
两次道歉让怒火持续升级
此次《哈利波特:魔法觉醒》的风波还是要从上周说起。本月初,网易官方对外宣传了游戏内近景拍摄的功能,一大批有关魔法师近景施法的视频也因此诞生。
随后,一些创建女性账号的用户却发现,游戏中女性魔法师遭到部分咒术伤害时,会出现眼角向下,并吐出舌头的现象,与日本漫画中的“阿黑颜”十分相似,令人感到不适。
尤其游戏中对于玩家操控角色设定为11-13岁的“少年魔法师”,未成年角色出现了“阿黑颜”,更让事态显得十分严重。
这些令人不适的表情立即引发了《哈利波特:魔法觉醒》粉丝的震动,尤其是女性粉丝。玩家纷纷要求网易官方进行表态,并表示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答复,就会退款退游。
11月14日,面对已然发酵的舆论,网易官方通过@哈利波特魔法觉醒工作室 账号进行回应,将女性巫师受击的异常表情归因为穿模BUG:即为舌头未经受击处理,错误的穿过了下巴。并表示已经开始针对BUG进行修复,修复后会和粉丝们进行进一步的汇报。
显然,网易的这种说法无法让粉丝信服。知乎上一些了解动画建模的粉丝表示,如果没有动画需求,舌头部分是不会绑骨骼的。如果出现了BUG,那么上下牙床和舌头都会出现穿模的情况,而非舌头单独穿模。另外,舌头的状态是向下耷拉的,也是明显“非穿模”的证据。在粉丝看来,网易在回应中把所谓的“夹带私货”行为解释为游戏BUG,是他们无法接受的。
同时,许多粉丝也对网易的道歉态度感到不满。网易发布这则回应时,并没有选择使用158万游戏用户主要的关注账号@哈利波特魔法觉醒 官方微博,而是放置在@哈利波特魔法觉醒工作室 这个2万多粉丝的小号,缺乏直面公众的诚意。
两种因素叠加下,粉丝们对于《哈利波特:魔法觉醒》制作组的怒火进一步升级。一些粉丝主动通过官方渠道退款,还有更为极端的粉丝,通过推特平台向原IP作者JK·罗琳女士进行反映,希望能够借助IP方的力量向游戏制作方进行施压。
就在11月15日中午,@哈利波特魔法觉醒工作室 再次发布了一份声明,表示巫师角色模型受击动画异常已修复,并向玩家发放了三张图书馆通行证和两个幸运发条,之后6天还会发放每日登陆奖励。制作组希望玩家不要对模型BUG作其它解读。
但这样粗暴的“赔偿堵嘴”式危机公关这次却并不好使,评论区中粉丝们依旧在宣泄不满。部分粉丝直言,网易最恰当的做法,就是处理工作室的相关责任人,并用游戏大号官微发布道歉。现在一口咬定令人不适的表情只是模型的BUG,是一种拒绝正面道歉的体现。
直到11月15日晚间,这次人物表情风波还在继续发酵,#哈利波特手游官方回应吐舌头行为系bug#登上了微博热搜榜。很多玩家深挖过往游戏经历,发现了一些带有色情意味的社团以和ID,以及跳舞时不雅的手部动作。愤怒的玩家们在哈利波特魔法觉醒黑市超话下挂出了他们的账号,希望赶紧出手来挽回损失。退款成功的玩家甚至还制作了相关教程进行传播。同时,大量玩家号召举报游戏“涉黄”。
显然,事件正在向不可控态势滑去。
研发环节出现漏洞,
耍小聪明式危机公关不可取
综合来看,整场“表情门”的发酵,与网易游戏在多个环节的缺位密切相关。
首先,作为一款国内S级手游,《哈利波特:魔法觉醒》在制作过程中,势必要经过大量的测试。尤其是游戏还内置了近景拍摄的功能,对于建模的检查标准就需要更加严格。从结果上来看,网易游戏在测试的环节中显然缺乏了认真的态度,可谓是监查缺位。
与此同时,众多玩家反馈的色情社团以及不雅ID也暴露了网易游戏的审查问题。虽然这些不雅的ID和社团并非游戏制作方自行设置的,但审查不力还是让这些信息出现在了玩家面前。
尽管对于一款头部游戏来说,很难实现面面俱到的把控,但敏感词识别屏蔽这类在当前游戏环境中已属“基操”的管理在头部手游中欠缺,同样是网易运营缺位的体现。
当然,退一万步来说,如果说网易游戏及时修改了这些错误,并认真诚恳地向玩家道歉,那么或许事态还不会激化至如此境地。然而,网易在面对问题时拿出的危机公关手段,可以说给玩家的怒火添上了一把柴火。
众所周知,网易旗下多款游戏都是以女性玩家作为主流。即便是《哈利波特:魔法觉醒》,女性用户的比例也高达44.28%。一些女性玩家在游戏的过程中,把更多的情感投注到了游戏角色身上,有些人甚至会把主角看作自己的儿子或者女儿。让自己的女儿做出如此表情,恐怕没有哪位玩家是能够接受的。
不仅如此,《哈利波特》还是一个非常具有情怀向的IP。虽然后几部开始向青年文学层面发展,但人们记忆中更多还是《魔法石》时的小孩子。因此,无论是玩家群体,还是IP属性,都不允许网易出现这类问题。
可翻看网易的两次回应,均缺乏正视问题的勇气和处理危机的决心。无论是轻飘飘的补偿,还是不断强调表情问题来源于BUG的说辞,亦或是直接将网友怒火定义为“过度解读”的文字把戏,都充满了“傲慢”感,“看了感觉就是厂商在和我抬杠,而非诚恳认错。”有玩家告诉预言家。显然,这是典型的危机公关缺位。
这三大缺位,对于《哈利波特:魔法觉醒》这款堪称今年现象级的游戏而言是十分致命的,即便是上线近三个月之后,游戏依然占据了畅销榜的前十名,足见其热度持续时间之长。但这样的玩家粘性,来源于重要的游戏内社交,来源于IP粉对游戏的感情投射,来源于玩家对于游戏角色的爱。
可游戏内不雅表情的出现破坏了IP粉对情怀的追慕,对擦边球内容的监管不力则损坏了健康的社区氛围,错误的危机公关更是直接伤害了玩家对游戏的信任。对于这样一款还处在上升期的游戏来说,损失显然是无法估量的。
这次的《哈利波特:魔法觉醒》角色表情事件,无疑给整个行业提了个醒。情感维系是玩家与游戏最牢固也最脆弱的联结。一旦触碰雷区,厂商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诚恳的道歉,切忌和玩家耍小聪明,试图遮掩。
重大舆论危机无需辩出对错,厂商更不应尝试占据道德高地。否则,愤怒的玩家会用一招“烈火熊熊”激起舆论,让游戏方品尝到“傲慢的代价”。
作者最后不好,泄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