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评论
1
分享

[原创] 匡燮:文如其人,字如其文

田玉川新时代 楼主
2021-06-22 18:10 268952 1
举报 收藏本帖

                                     

                                    匡燮:文如其人,字如其文


                                                                           ·田玉川


       惊悉郭匡燮老师仙逝,不胜悲伤,这种揪心的感觉,只有在亲人、挚友,或者直面重大历史事件时才会有。

       记得是在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前,我向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用信封投寄了一首名为《教龄》的写教师的长诗,在教师节的当天,我听到了电台的播送,还加了较长的点评。点评人就是郭老师:匡燮。

        从那时候起,我就与郭老师有了长达三十多年的文缘。

       当时,我不知他为何许人也,后来见面,才知那时候,他是省电台文艺部主任。

       第一次见郭老师,是在他的办公室兼书法室。郭老师一看就是典型的文人形象:一身衣服初看起来穿着随意,细看很得体、很精美、很高雅,发型有些新潮,长而不飘,乱而不散,与亲和的脸和真诚的浅笑融为一体,亲和力很强,有一见如故之感。

       初见面,郭老师先拿我的名字打趣,说我是传统戏剧《游龟山》中的主人公转世。我也有意问郭老师,名字中为何有那么多“火”?郭老师很认真地告诉我,小时候,他长得像女孩子,家里人就找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说,这孩子阴气有些重,需要加些“火”,故而在名字中选了“两把火”。我听了,被乡下算命先生的生命预测学所折服。一个乡下算命先生,竟有这样的见识,故乡肯定是文化底蕴深厚之地。“河南孟津。”郭老师表情中尽是自豪。“中不中?中原父老人人都是哲学家。一个中,既是国名,更是哲学的核心观点,了不起。不服不行!”我说罢,郭老师和我都放声大笑了。

进而谈诗论文。郭老师认为,故土诗只有植根于黄土地才有生命,继承了现实主义传统固然没有什么错,但创新是主体,不能受地域局限。并说他把电台的文艺节目,命名为《黄土地文苑》用意也是如此。我深以为然。

       看见办公室中间的大书法台,我认真在看郭老师的书法。果然字如其人,追求意象的高远、洒脱、飘逸,一幅作品整体围绕一个主题,如行云流水,奔放中有坚守,回旋中有突破,张扬中有收敛。笔划如草木,千姿百态,笔走龙蛇,轻功重过千钧。“郭老师用中庸思想在创作!”我禁不住脱口而出。郭老师眼睛一亮,“你竟这样懂书法?自己也在练笔?”“没有。偶尔也写写,那只是写字,算不上书法。”“只要坚持练,就会有成效。你诗的意境与书法如此之通,可以互补,相得益彰。我要写一首诗写一幅字送你。”说吧,郭老师提笔稍加思考,便一挥而就,边朗诵、便递给我。这幅极其珍贵的作品,我一直挂在家里客厅很多年。

       自那以后,我和郭老师成了忘年的文朋诗友,经常在省市举办的各种文艺活动中相见,每次都谈诗论文很久,总有意犹未尽之感。

       


       郭老师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创作。和他的书法作品一样,以意境美见长。记得有一次在止园饭店相聚,就郭老师散文的风格我俩争论了好久。最后,当我终于想到了“性灵”两个字时,郭老师和我都会心地大笑了。此后,这两个字的定性得到了评论家和文学家们一致的肯定。

       郭老师和我都认为,文学艺术,散文也好、书法也好、诗歌也好,尽管风格各异,表现手法不同,但只要心性相同,精神融汇,就会共鸣、互通、永生。郭老师首创的《无标题散文》,受到了文坛的普遍关注和一致好评。

        郭老师是我尊敬的长者,老校友,但我们之间交往没有任何距离感。我经常向郭老师请教,他循循善诱的神态,真像一位忠于职守的老师。

记得我在企业做宣传的时候,郭老师“升官”了,担任省台副台长兼文艺台台长。新创办的文艺台,凝聚了郭老师几乎全部的心血。每当我站在企业角度,对产品和品牌的广播宣传提出很多要求时,已经身为领导的郭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广播宣传的特点和优势,并亲自具体安排。记得有一次在很多人一起讨论一部广播剧时,听了郭老师高屋建瓴、深入浅出、见解非凡的主题发言,我第一次完整地了解了郭老师的广播专业水准。“台长就是台长,不是谁都能当的。”当时,一起参加讨论的专家,半开玩笑半赞许的话犹在耳畔。郭老师侧身座在沙发上发言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在好些年,陕西省电台在北大街办公的时候,我经常去出版局和有关出版社办完事,每次都去北大街书店淘书,去郭老师的办公室里谈文。

每出版一本书,都互相赠阅。我写出了自以为比较满意的诗,就请郭老师先点评;郭老师有什么好广播节目,也事先告我一定要听。很多年都是如此。

       我很珍惜与郭老师之间三十多年的文缘,他如今仙逝,但愿天堂与人间一样,能看到郭老师的书法,能听到郭老师的散文。我想写一首诗悼念郭老师,可好几天一个字都写不出来,揪心的感觉很痛,诗也痛,姑且先以小文代之吧。

       久久凝望郭老师的遗像,依然如复生在眼前。

      郭老师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帖子看完了,快捷扫码分享一下吧

投喂支持
点赞
全部回帖
象牙牙蔷薇
1楼
2021-06-22 21:15
拜读了
0 举报 引用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